基于51系列的單片機進行的十進制計算器系統(tǒng)設計
- 文件介紹:
- 該文件為 doc 格式,下載需要 0 積分
- 基于51系列的單片機進行的十進制計算器系統(tǒng)設計
目錄
摘 要 ..........................................01
引 言 ..........................................01
一、 設計任務和要求.............................
1、1 設計要求
1、2 性能指標
1、3 設計方案的確定
二、 單片機簡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紹
2、2 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
2、3 七段共陽極數(shù)碼管
三、 硬件設計...................................
3、1 鍵盤電路的設計
3、2 顯示電路的設計
四、 軟件設計...................................
4、1 系統(tǒng)設計
4、2 顯示電路的設計
五、 調(diào)試與仿真.................................
5、1 Keil C51單片機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
5、2 proteus的操作
六、 心得體會....................................
參考文獻.........................................
附錄1 系統(tǒng)硬件電路圖............................
附錄2 程序清單..................................
摘要
本設計是基于51系列的單片機進行的十進制計算器系統(tǒng)設計,可以完成計算器的鍵盤輸入,進行加、減、乘、除3位無符號數(shù)字的簡單四則運算,并在LED上相應的顯示結果。
設計過程在硬件與軟件方面進行同步設計。硬件方面從功能考慮,首先選擇內(nèi)部存儲資源豐富的AT89C51單片機,輸入采用4×4矩陣鍵盤。顯示采用3位7段共陰極LED動態(tài)顯示。軟件方面從分析計算器功能、流程圖設計,再到程序的編寫進行系統(tǒng)設計。編程語言方面從程序總體設計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對C語言和匯編語言進行比較分析,針對計算器四則運算算法特別是乘法和除法運算的實現(xiàn),最終選用全球編譯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軟件,采用匯編語言進行編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進制加法計算器的原理與設計是單片機課程設計課題中的一個。在完成理論學習和必要的實驗后,我們掌握了單片機的基本原理以及編程和各種基本功能的應用,但對單片機的硬件實際應用設計和單片機完整的用戶程序設計還不清楚,實際動手能力不夠,因此對該課程進行一次課程設計是有必要的。
單片機課程設計既要讓學生鞏固課本學到的理論,還要讓學生學習單片機硬件電路設計和用戶程序設計,使所學的知識更深一層的理解,十進制加法計算器原理與硬軟件的課程設計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設計方案并自己動手用計算機電路設計軟件,編寫和調(diào)試,最后仿真用戶程序,來加深對單片機的認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創(chuàng)新能力,并提高學生對單片機的興趣,同時學習查閱資料、參考資料的方法。
關鍵詞:單片機、計算器、AT89C51芯片、匯編語言、數(shù)碼管、加減乘除
...